您的位置:首页 > 三大建设 > 平安建设 >
射洪公安反诈宣传“接地气”:田间地头讲骗局,商圈社区守钱袋
www.sh.suiningpeace.gov.cn 】 【 2025-07-21 09:20:18 】 【 来源:平安射洪

  射洪市瞿河镇的田间地头里,民警钟科在田埂上,拿着一张反诈漫画,给刚从地里回来的王大妈讲“百万保险诈骗”:“王嬢,你看这上面的‘百万保险’,说是不关闭就要扣每个月八百,你看还真有个这个东西,但是你要小心,这个不得扣费,也不要相信对方下载任何软件......”王嬢背着背篓笑道:“我记着嘞,你上回说过,‘百万保险不要信’,客服来电不要听,陌生软件一概不下载!”


image.png


  这是射洪市公安局近期开展的反诈宣传活动中的一幕。不同于以往“摆桌子、发传单”的传统模式,这次宣传更“接地气”——民警们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、学校操场、网红景点,用方言、案例、互动游戏,让反诈知识“活”了起来。


  方言顺口溜+田间案例


  “陌生电话要警惕,中奖信息别轻信;转账之前问警察,守住钱袋不着急!”每天清晨,射洪市100多个行政村的乡村广播里,都会响起这段方言顺口溜。这是民警们专门为农村群众编的“反诈口诀”,通俗易懂,连不识字的老人都能记住。


  上周,曹碑镇的刘奶奶就靠这口诀“避了坑”。当天,她接到一个外省“警官”的电话,说她“银行卡涉嫌洗钱,要把钱转安全账户”还给刘奶奶发了通缉令。刘奶奶吓得喊天,刚要去银行转账,突然想起广播里的“转账之前问警察”,赶紧给“一村一警”的驻村辅警小王打电话。小王核实后发现,这是典型的“冒充公检法诈骗”,刘奶奶根本没有银行卡涉案,那个通缉令也是伪造的!


  针对农村老人“爱听家常”的特点,反诈民警还推出“唠嗑式”宣传——趁村民乘凉、赶大集的时候,坐下来一起拉家常,把冒充公检法、虚假养老服务等骗局变成身边事,“上次咱们村的李大爷,相信网上兼职能赚大钱,差点刷单把银行卡的钱全部转给对方,多亏民警及时赶到......”就是这样的“土办法”,反而加深了农村群众对防诈骗知识的了解,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。


  商圈小铺+校园课堂


  在大堰社区,民警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,开起了“反诈茶话会”。民警自编自演了贴近村民生活的反诈情景剧,比如,有考大学的家里接到可以改分的电话、自称国家干部通知领取贫困补贴、刷视频看到零投入高回报的养殖项目等,邀请村民现场“拆招”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讨论得热火朝天,民警则在关键时刻进行补充提醒,宣传气氛热烈。


  “如果游戏里有人说‘加好友免费送皮肤’,加不加?”在射洪中学的操场上,民警邓涛抛出问题,学生们异口同声:“是诈骗,不能信!”活动中,邓涛结合辖区发生的真实案例,采用有奖问答、情景模拟等多元形式,将枯燥的反诈知识变得妙趣横生。学生们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反诈知识,还收获了精美的礼品,课堂气氛热烈,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。


  平安合伙人+数据拦截


  网约车司机刘师傅是射洪市公安局平安派出所招募的“平安合伙人”,经过民警培训后,他在运营网约车工作中还就多了一份反诈宣传的职责。5月10日,刘师傅在送乘客前往外地“带货”的途中,敏锐的发现乘客正在遭受“线上诈骗+线下取现”类诈骗,果断的将该乘客直接拉进了派出所。这也是刘师傅一周内识别的第二起异常订单,共协助公安机关拦截被骗资金9.6万元。


  截至目前,射洪公安已招募“平安合伙人”830余名,他们中有网约车司机、商户业主、快递员、社区干部等23类行业群体。通过这些“活宣传”,把反诈知识传递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。


  此外,射洪公安还把推广“国家反诈中心APP”作为硬核措施,民警们在宣传过程中,逐户指导群众安装,讲解来电预警、风险查询等功能。截至目前,射洪市已有20万名群众安装了APP,近期通过APP预警拦截诈骗案件上千起,避免群众损失超500余万元。


  “反诈宣传不是‘一阵风’,而是‘常态化’。”射洪市反诈联系办公室主任唐坤说,“我们要让反诈知识走进每一个家庭,让群众从要我防变成我要防,真正守住大家的钱袋子。”

编辑:赖政宇
射洪长安网版权所有